生醫產業將成為台灣下一座護國神山!安立璽榮生醫聚焦精準免疫療法,應用於跨領域疾病,在白斑症、阿茲海默症、漸凍症的精準靶向新藥發展取得領先優勢,其中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新藥EI-1071更在二○二○年與二○二二年兩度獲得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與比爾蓋茲資助,加速研發創新,推進人類健康與生活品質。
在十月十四日由今周刊主辦的二○二四臺灣生技醫療論壇中,安立璽榮生醫董事長陳泓愷獲邀發表演說,聚焦於講題「精準免疫療法在跨領域疾病的應用與未來」,分享公司成功的三大模式,包括精準靶向免疫藥物競爭優勢、跨疾病領域的新藥開發模式,以及應用新技術加速免疫新藥研發。
未來驅動力:精準靶向+新適應症擴增
安立璽榮生醫(ELIXIRON)成立於2017年,由陳泓愷博士、顧正崙教授與楊慕華教授三位世界級專家創辦,專精於自體免疫疾病、神經炎症及腫瘤免疫領域。陳泓愷在演講中首先強調,本世紀最重要的醫藥市場發展趨勢,臺灣生技產業未來創新布局,不能忽略免疫療法龐大市場。
在未來全球製藥產業的免疫療法主戰場中,將有兩大驅動力,一個是應用精準醫學開發更有效的新藥,藥物必須精準靶向致病的單一免疫機轉,達到更安全、更好的療效;另一個驅動力則是在腫瘤之外的眾多新適應症擴增,帶動免疫療法銷售成長。
以腫瘤之外的白斑病為例,安立璽榮發現伽瑪干擾素的路徑就是最佳的治療靶點,開發新藥EI-001,明年將展開二期臨床試驗,成為領先全球第一個使用伽瑪干擾素抗體治療白斑病的精準免疫藥物,瞄準全球超過七千萬患者、八十億美元龐大市場。
機制導向研發 跨域應用獲利
生技產業必須提早佈局,善用新藥研發模式,快速掌握跨領域疾病應用機會。安立璽榮專注於研發免疫調節藥物,是一家致病機轉導向的研發公司,採行機制導向研發模式,陳泓愷進一步說明,「免疫調節藥物的特性就是可以跨領域應用,專精免疫藥物開發,目標除了鎖定自體免疫疾病,還打算跨界腫瘤療法、神經免疫應用,藉由同樣的免疫機轉可以一藥多用,在各種適應症市場獲利回收。」
過往疾病導向新藥研發機制已不再適用,機制導向新藥研發、多重適應症開發策略,是當前潮流與未來趨勢。以全球最成功的藥物Humira(復邁)為例,就被核准使用於十一種適應症,二○二二年總銷售超過兩百億美元!
機制導向研發模式的優勢,在於一次投資可以在多重適應症回收,安立璽榮就是善用這樣的思路,專研特定免疫路徑,設計一種藥物,尋求不同適應症獲利的可能,並針對商業化成功率、新穎性、風險、競爭者等面向,進行適應症優先次序分析。以新藥EI-1071為例,亦可針對腱鞘巨細胞瘤或特異性肺纖維化等疾病開發。但看好它具備穿透腦屏障的強大優勢,聚焦於腦類疾病,優先針對阿茲海默症與漸凍症進行開發,由於阿茲海默症市場較漸凍症更為龐大,成為首要選擇市場。
選定龐大的利基市場後,安立璽榮更引進外部資源挹注,再度降低研發風險,新藥EI-1071在二○二○年與二○二二年兩度獲得美國阿茲海默症協會與比爾蓋茲合作的Part The Cloud-Gates Partnership計劃資助,成為亞洲唯一獲此殊榮的團隊,加速藥物在神經炎症的臨床開發,已在臺北榮總啟動第二期臨床試驗。
勇於大幅創新 推進免疫藥物研發
新藥開發永遠在與時間競賽,安立璽榮利用新技術加速免疫新藥研發,奠基在共同創辦人楊慕華教授於腫瘤免疫療法的深厚專業,利用最新核酸藥物技術開發新世代腫瘤免疫核酸新藥,可加快開發速度、推進合併治療進程。陳泓愷預告,未來安立璽榮研發的新世代腫瘤藥物,將會大量應用創新技術,推進免疫腫瘤治療藥物研發。
「科學進步速度越來越快,如果不做大幅創新,很容易就會被淘汰!」陳泓愷提及十年前台灣生技產業興起製作Biosimilar(生物相似藥)的倡議,他就持保留意見,認為臺灣不適合扮演市場跟隨者或進軍 Me Too 市場,創新研發才是小規模市場的王道。「最大的創新價值才是成長最大的動力,如果你勇於創新,可以走到世界,得到有意義的突破機會,臺灣可以做到世界第一流創新!」
安立璽榮堅信,只有勇於創新才是創造價值的最佳方式,矢志成為「為創新而生的精準免疫新藥先驅者」。陳泓愷認為,臺灣具備包括中研院、國衛院、生技中心等研發能量、醫療體系與人才、健保制度等生醫發展良好基礎,期許臺灣的生技產業匯聚科學、醫學與技術,勇於突破框架、成就創新藍海。